睡隱集看羊錄之二賊中聞見錄
賊中聞見錄
倭國百官圖
帝王 天子。卽倭皇帝也。不翦髮。不下堂。望前素食。望 後鮮食。在前世。威福已出。置攝 政,關白,大納言等官。以攝君事。 中世以後。攝政等擅執國命。所 謂天皇者。號令不出王城。置奉 行一人。看護王城內外。秀吉之 世則德善院玄以者。爲王京奉 行。奉行者。典守之稱號也。
攝政 殿下 關白 殿下 將軍 幕府 大政大臣 大相國 大納言 亞相 中納言 黃門 小納言 給事 宰相 三議 貳位 特進 三位 三品 左右大弁 尙尹 左右中弁 郞中 左右小弁 員外郞 侍從 拾遺 左右大將 幕下 中將 羽林 小將 羽林 檢非違栍 大理 中 中尹 判官 廷尉 外記 外史 內記 柱下內史 縫殿 式部 吏部 大學 祭酒 治部 禮部 兵部 平部 刑部 討部 民部 戶部 宮內 司農 掃部 洒掃 雅樂 大樂 玄番 鴻臚 大藏 大府 織部 兼織染署 大膳大夫 光祿 木工 匠作 大炊 大倉 主殿 尙倉 典藥 大醫 采女 采女 彈正 霜臺 左右京 京兆 主馬 廏暑 左右 衛府 將監 新衛 左右衛門 金吾 左右馬 典作廏 兵庫 武庫 左右兵衛 武衛 修理 匠作 ▒解由 向▒○▒字未詳何字。姑依倭本書塡。 帥 都督 大武 大卿 帶力 月法 圖書 祗尹 準人 布議反 主計 度支 主稅大使 二千石 權守 判官代 監物 城門郞 主水 上林署 大舍 門僕
在前世。帶其官銜者。任其職事。 中世以後。以土地分付有官者。官 有其名。不治其職。近世以來。遂以 官名及州名爲人名稱。將倭家 部曲廝養。俱帶達官與州守之號。
倭國八道六十六州圖 用明天皇時定五畿七道。文武天皇時分六十六國。○倭僧所錄。或不成文理。而不依本文則慮其失實。故幷依舊本謄錄。而諸州之末。更附新所聞見。以便參考。
山城山城야마실오 雍尋城州 上管八郡 乙訓府葛野愛宕紀伊宇治久世 綴喜拾樂拾一作相 行程。南北百有餘里。朕跡多有。 藥方種生百倍。味升甘。大上上國也。上管之上。謂土品之上。大 上之大。謂地方之大。上上國之上。亦以土品言之。下皆倣此。○王京及賊魁所築伏見新京在
太和太和야마도 和州 大管十五郡 添上添下平部廣賴葛上葛下 忍海字智吉野宇陁城上城下高市十市府山邊 南北 二百餘里。山繞而土產十倍他國。名所舊跡繁。大 上上國也。○倭之南都也。倭王舊都於此。名曰和國。 亦名曰野馬臺。野馬臺者。梁武帝之所命也。以倭 國人道輕薄如野馬。故以名其都。倭人至今稱太 和曰野馬臺。有四百八十寺。極其華麗。○ 增田衛門正者 以奉行。食三十萬石。新莊駿河守。食三萬石。池田孫四郞。食二萬石。○土地膏腴。稻米甚白。
河內河內가와우지 河州 大管十五郡 錦郡石川古市安福府大縣高安 河內讚良茨田交埜若江澁河志紀冊北府 冊南 四方 二日餘程。堤沼池井多。而種生五倍。市廛許多也。 大中國也。靈龜二年。割河內大鳥郡。神護慶雲四 年。停河內島國。○ 秀吉之諸小將分食之
和泉 泉州 下管三郡 大鳥和泉日根 南北百餘里。負山 抱海。故五穀帶冷澁之氣。欠味。國廣醬醯魚鱉多。 大下國也。○ 小出播摩守石田木工頭食之
攝津攝津셛주 攝州 上管十三郡 住吉百濟東城西成府八部島下 島上豐島河邊武庫兔原有馬能勢 二日半程。 帶皇城而抱西海。南暖北寒。故五穀先熟。魚鹽繁。大 上國也。○ 倭之西京大坂在焉。襟三河俯大海。形勢勝於伏見。土地皆屬關白。
伊賀伊賀잉가 伊州 下管四郡 阿拜府山田伊賀名張 四方一日程。東 南海而北山多依生。暖氣草木竹簜多。小上國也。 ○ 筒井氏食之。六和之大姓也。有順慶者極勇悍。秀吉毒殺之。其子移食伊賀。長束大藏之弟伊 賀守分食之。
伊勢伊勢이셔 勢州 大管十六郡 桑名朝明鈴鹿河曲壹志菴藝 多度錦島御坐島員辨三重安濃飯高飯野渡會多氣 南北三日餘程。山海平均勝餘州。仍爲國親。土厚 貢多。蒔一得百。大大上國也。○ 京極食之。地有伊勢大明神宮。土人 事之如事父母。○上產白金
志摩志摩시마 志州 下管二郡 答志英虞府甕島此內一郡伊勢也。 四方半日程。一郡志州合爲一國。海藻多。下下國也。 九鬼大隅守父子食之
尾張尾張오와리 尾州 下管九郡 海部府中島羽栗冊羽春日部山田 愛智智多當資島 南北三日程。地厚土肥。種坐千部。 里多勝。日本國大上國也。○ 福島大夫食之。諸小將亦分食之。
參河參河미가와 參州 上管八郡 碧海賀茂額田旙頭寶飯府八名設樂 渥美 東西一日半程。山河多而淺一尺。故五穀不熟。 國之下下小國也。○ 生田三左衛門及田中兵部食之
遠江遠江도도우미 遠州 上管十三郡 濱名敷智引左麤玉長上長下 盤田府周智山名佐野城飼蓁原山香 山河鄕里相 交。地七尺。種到千倍。又萬萬倍。大上上國也。○ 掘尾帶脅食之
駿河駿河수롱가와 駿尋 上管七郡 志大益頭有度安倍府廬原富士駿河上下 與國同 東西二日半程。山原野里均等。抱海帶 山。肥產多。大中國也。○ 中村式部少輔食之
地有富士山。形如覆瓿。頂有大穴。其深無底。暖氣 自下直上。有同雲霧。六月常有雪。皇明宋太 史景濂詩曰。萬朶蓮花富士山。蟠根壓地三州 間。六月雪花飄素竁。何處深林求白鷴者是也。 倭奴之貿販於福建南蠻等諸國者。望見富山絶頂於海中。然後乃擧帆。倭僧常傳伊勢之熱田,紀 伊之熊野與富士爲三神山。或稱近江州太湖水一日自開。而駿河州富士山。一日自出湖之沙土 上而爲山。故四方之遊觀富士者。必齋滿一旬乃無災殃。近江之人雖齋一日。保無失足墮死之患。 倭奴之好怪說如此。
伊豆伊豆이주 豆州 下管三郡 田方那賀賀茂此外大島蛭島 東西 一日餘程。畠多而田少。山高海莊。鹽魚類多辨貢。大 中國也。○ 內府家康及其子江戶中納言者食之
甲斐甲斐기이 甲州 上管四郡 山梨山代府八代城巨麻 南北二日餘 程。田淺畠深。四方寒無陽氣。草木滋牛馬夥。中 中國也。○ 淺野彈正及其子左京大夫食之
相模相模상가미 相州 上管九郡 足柄上足柄下大住淘綾愛甲高座 鎌倉倭中之名府也地多鑄名釰人三浦江島 四方三日程。地 厚一丈。生產肥。山淺而無材木。只海藻與魚鱉多。 中下國也。○ 內府家康食之
武藏武藏무사 武州 大管二十一郡 久良岐都築多麻府橘樹新倉八間 高麗比金橫見崎玉兒玉男衾旙羅榛澤那賀賀美足立 秩父荏原豐島大里 四方五日半程。野宏而無山。仍 欠良材。田畠豐而野菜類多。大上上國也。○ 內府家康食之
安房安房이오 房州 中管四郡 周郡府安房朝夷長俠 南北一日半程。 山河原埜田里平均。魚貝多。是以田糞用之。大中 國也。○ 內府家康及里見氏食之
上總上總간주사 總州 大管十一郡 周集天羽市原海上府畔蒜望陁 夷隅埴生長柄山邊武射 南北三日程。海岸弘碧藻 多。絹布鐙鍬等發名。大中國也。○ 內府家康食之
下總下總사모오사 總州 大管十二郡 葛飾府千葉印旙相馬猿島 猿又作狹 結成豐田迊瑳海上香取埴生岡田 南北三日程。山海 俱夥。禽獸交充。雖然無食味。大中國也。○ 內府家康食之
常陸常陸디 常尋 大管十一郡 新治眞壁筑波河內信太茨城府 行房鹿島那珂久河多河右爲遠國 四方四日程。田宅 市廛。逐日盛。牛馬充牧。蠶多綿饒。大大中國也。○ 佐竹食之
近江近江우우미 江州 大管十三郡 滋賀 滋又作志栗本野洲蒲生神崎 犬上坂田受智上下淺井伊香 香又作甲高島甲賀善積上下 四方三日半程。山河田畠。保彊潤澤。種得千倍。隣 京春氣早。日本四番國也。四番謂上四等之內○京極侍從及石田治 部少輔及長束大藏頭分食之
美濃美濃미노 濃州 上管十八郡 石津不破府安入池田大野本巢席田 方縣厚見各務山縣武義群上賀茂可兒土岐惠奈 多勢右爲近國 南北三日程。山原田圃。多綿豐而五 穀生萬倍。大上國也。○ 岐阜中納言及諸小將食之○土產上品紙
飛彈飛彈힌다 飛州 下管四郡 大厚益田天野 天又作大荒城 南 北二日程。山深而材木多。致貢柴薪。多鹽味希。五 穀不熟。國之下下國也。○ 金森法印及其養子出雲守食之。法印者。 僧官名。○土產黃金
信濃信濃시나노 信州 上管十郡 水內高井埴科小縣佐久伊那諏訪 筑麻府安裹 又作日雲更級 右爲中國 南北五日程。陰氣 深。草不長。海阻而鹽味希。地深一丈。桑麻厚而帛 綿多。大大下國也。○ 眞田氏食之。千刻越前守其名也。○土產名馬
上野上野가미주계 野州 大管十四郡 碓氷吾妻利根勢田 又作多佐位 新田片岡邑樂郡馬府甘羅 又作樂多胡綠埜那波山田 東 西四日程。暖氣足。桑多而絹綿豐。以致貢。大大 上國也。○ 內府家康及佐野修理大夫食之
下野下野시모주계 野州 上管九郡 足利梁田安蘇都賀府芳賀寒川鹽屋 那須直壁 東西三日半程。山少而野深。土厚而草木 多。種生百倍。中上國也。○ 內府家康食之
陸奧陸奧무주노오구 奧州 大管四十九郡 白川白河關所在。關東者。白河 之東也。 黑河磐瀨宮城府會津那麻小田安積安達 柴田刈田遠田名取信夫菊多 又作菊田摽葉河會沼行方 磐手和賀河內稗繼高野日理 又作利江差膽澤長岡 登米桃生牡鹿郡載鹿角階上津輕宇多伊具本吉 石川大治色摩稻我斯波磐前金原葛田 葛又作新伊達 杜鹿閉伊氣仙 東西六十日程。昔與出羽一國。市城 宮室。不可勝計。仙窟已共鳥獸充饒。以漆備貢。大 大上上國也。○ 中將政宗及越後納言景勝及南部松間食之
海中有金山。守將齋沐。請其數。然後乃乘船採來。 稍溢其數則歸船必敗云。地接蝦蛦。廣漠無際。盡 倭國。不及一州之長廣。其道路通行處爲五十四 郡。山戎自成聚落。無有號令節制者。地方又過五 十四郡之延袤。其人長大而身有毛。倭人稱之爲 蝦蛦。自奧州之平和泉至夷海上纔三十里。倭之里數也 或謂蝦蛦者。卽我國野人之地。聞其地多產文魚 貂皮等物。疑或可信。倭奴常言自奧州直渡朝鮮 東北。道里絶近。而北海風高。疑不敢渡云。語涉怪 誕。而姑且備錄。以效傳疑之例焉。
出羽出羽녜와 羽州 上管十三郡 飽海河邊村山置賜雄勝平鹿 田河出羽府秋田由理山乏最上山本 東西五十日 程。暖氣早而耘厚。大上上國也。○ 越後納言景勝及最上羽柴出 羽守及秋田藤大郞等食之
若狹若狹와가사 若州 中管三郡 遠敷大飯三方 南北一日半程。海 近而有濕氣。魚鱉利鐵多。以漆致貢。小上國也。○ 小將 勝俊及其弟宮內少輔食之。筑前中納言。金吾之兄也。賊魁秀吉之本婦姪也。
加賀加賀강가加賀 賀州 中管四郡■■■■■■■南北二日 半程。■■■■■■■■■■■■中上國也。 ○ 筑前大納言食之。戊戌臘死。其子宰相肥前守及少子孫四郞食之。
越前越前예지젼 越州 大管十二郡 敦賀冊生府今立足羽大野坂井 黑田池上榊田吉田坂北南條 南北三日半程。山當 南帶北海。五穀不熟。桑麻多。或本五穀萬倍 大上國也。○ 前關白信長之子信雄及大谷刑部少輔食之
越中越中엳쥬 越州 上管四郡 礪波射水婦負新川右爲中國 四 方三日程。鹽藻魚鱉多。五穀器械多。以漆充貢。大 大中國也。○ 前田肥前守及其弟孫四郞者食之
越後越後예징고 越州 上管七郡 頸城又曰伊保野古志三島魚治 又作沼 蒲原治垂磐船 四方六日程。山當南帶北 海。五穀不熟。桑麻多。大大上國也。○ 掘里氏久大郞食之○土 生白細布。常於雪中練晒。
能登能登노도 能州 中管四郡 羽咋能登府鳳至珠洲 東西二日半 程。土冷五穀遲。利鐵多。鎔大器。桑多衣厚。小上國 也。○ 前田肥前守食之
佐渡佐渡산도 佐州 中管三郡 羽茂雜太府賀茂又有見付島上上 島○右爲遠國 四方三日半程。草木勝地。牛馬不 知貴。魚鱉五穀多。中上國也。○ 越後納言景勝食之 ○山陰道八國
丹波丹波담바 丹尋 上管六郡 桑田府船井多紀天田氷上何鹿 四 方二日程。王城附庸之國。穀米柴薪多。中上國也。 ○ 德善院玄以父子食之
丹後丹後당고 丹州 中管五郡 伽佐與謝丹後片野 片又作竹熊野 南北一日半程。魚鱉桑麻饒。以精好爲國產。中上 國也。○ 幽齋藤孝及其子長崗越中守食之○土產厚綿紬甚堅靭。能過十餘年云。
但馬但馬단지마 但州 上管八郡 朝來養父出石氣多府城崎二方七美 美含 含又作念 東西二日程。田厚宏。粟稗繁多而柴 木饒。中上國也。○ 小出太和守及新村左兵衛及別所豐後守食之○土產白金
因憣因憣이나바 因州 上管七郡 法美八上智頭邑美高草氣多巨濃 南北二日程。北海多山深而海藻絹布多。中中國 也。○ 宮部兵部食之。始路城則右衛大夫食之。金吾之兄也。
伯耆伯耆호기 伯州 上管六郡 河村久米八憣汗入會見 又作美日野 南北二日半程。山深土厚。五穀衣帛二輪轉。中中 國也。○ 安藝中納言輝元食之
出雲出雲인주무 雲州 上管五郡 意宇府能美島根秋鹿楯 東西 二日半程。樹木瓜蓏。相交野菜。土產鐵農器。絹布 多。大上國也。○ 安藝中納言輝元食之
石見石見이와이 石州 中管六郡 安濃近摩那賀邑智美濃鹿足 南 北二日程。藻布鹽利多。稅貢倍他國。中下國也。○ 安藝中納言輝元食之
隱岐隱岐오기 隱州 下管四郡 知天海部周吉穩地 四方二日程。 五穀乏。藻蜜多。以鮑稱名。小下國也。○ 安藝中納言輝元食 之○石見隱岐等一帶。近我國關東之嶺東等處云。
播摩播摩회리마 播州 大管十四郡 明石賀古 東西賀茂印南飾磨揖保 東西 赤穗佐用完粟神崎 東西多河美壺揖東揖西 四方三日 半程。土暖不見雹霰。絹布紙帛多。衣食足。大上國 也。○ 賊魁之諸小將分食之
美作美作미미사기 作州 上管七郡 英田勝田苫西苫東府久米大庭眞島 東西三日餘程。四境圍寒無風。草木衣食繁多。 中上國也。○ 安藝中納言輝元,備前中納言秀家分食之。
備前備前비젼 備州 上管十一郡 小島和氣磐梨邑久赤坂上道 御野兒島小足津高釜島 四方三日餘程。帶南海暖 氣。草木五穀先秋。致貢早。利刀銳戟帛多。中上國 也。○ 備前中納言秀家食之。賊魁之養女壻。督戰於閑山者也。
備中備中비쥬 備州 上管十一郡 都宇窪屋賀屋府下道淺口小田 東西 後日喆多英 上下三郞島寄島 東西三日半程。利刀耘梨 多。五穀藻布滿而日飽美食。大上國也。○ 秀家,輝元分食之。
備後備後방고 備州 上管十四郡 安部深津神石奴可沼隅 又作隈品治 葦田府甲奴三上上谿 上又作三御調惠蘇世羅三原 又作茨右爲中國 東西二日餘程。田畔長阡陌繁。五穀早熟而酒醯 久。中上國也。○ 輝元之子藝州宰相秀元食之。賊魁之養女壻也。
安藝安藝아기 藝州 上管八郡 沼田高田豐田沙田賀茂佐伯安藝府 高宮嚴島郡外也 南北二日半程。山深而材木多。海 近而鹽苔饒。五穀不秀。大下國也。○ 輝元食之。今之廣島在安藝之內。
周防周防수오 防州 上管六郡 大島玖賀熊手 又作毛都濃佐波府吉敷 東西三日程。草藌鱗甲之類多。土產十倍他國。以 鯖施名也。中上國也。○ 輝元食之
長門長門낭가도 長州 中管六郡 厚狹豐浦府美稱大津河武見島 東 西二日半程。南海北山。魚鱉充。稷穀倍他國。中中 國也。○ 輝元食之
紀伊紀伊가이 紀州 上管七郡 伊都那賀名草府海部在田日高年樓 一作婁 南北四日半程。三方海。欠平地。五穀不熟。小下國 也。○ 賊魁之諸小將食之
淡路淡路이와지 淡州 下管四郡 津名三原六島繪島 四方一日程。 國之母也。倭俗傳言。倭之始祖降於此島。故曰國之母。 號二柱衣。鹽魚 不乏。良材又多。小上國也。○ 脅坂中食之
阿波阿波아와 波州 上管九郡 三好麻植名東名西勝浦那賀板野 阿波美馬 四方二日程。土厚稷稻豐稔。山深魚鱗禽 獸之類多。中上國也。○ 蜂須賀阿波守家政食之
讚岐讚岐사수기 讚州 上管十一郡 大內寒川三木三野山田神 神又作刈 阿野府鵜足那賀多度香阿 東西三日程。山川畠均等。 五穀豐。魚貝之類多。名人多出是地。大中國也。○ 生駒雅樂及其子讚岐守一正分食之
伊豫伊豫이요 豫州 上管十四郡 新居周敷桑村越智風旱野間智器 溫泉久米浮穴伊豫喜多宇和宇麻 四方二日程。原野田 畑 火粟田爲畑 多。桑麻鹽草豐。大中國也。○ 藤堂佐渡守及加藤 左馬助及小川左馬助食之。伊豫守秀雄死。小川代之。
土佐土佐도사 土州 中管七郡 土佐吾川 吾又作五高岡旙多長岡畑島 香美 東西二日程。土肥五穀純熟。良材多。中上國 也。○ 長曾我部土佐守盛親食之。己亥春死。其子代之。
筑前筑前지구젼 筑州 上管二十郡 志摩嘉麻夜須 上下志賀島御笠宗像 遠賀席田穗波早良那珂釋迦牟島糟屋怡土席內鞍手殘島 下座上座國府幷大宰 南北四日程。米粟玢寶器械備。 中上國也。○ 筑前中納言木下金吾食之。賊魁之本婦姪也。志賀島則中川 修理大夫秀成食之。
筑後筑後지궁구 筑州 上管十郡 御原御井府生桑 又作葉三猪三毛 上妻下妻山門山下竹野 南北五日程。穀與魚鱉。不 可勝計。珍寶器械多。大中國也。○ 金吾食之
豐前豐前부젼 豐州 上管八郡 田河金救京都府仲津筑城上毛 下毛宇佐 南北四日程。隣唐藥種器充。以錦帛致貢。 大中國也。○ 黑田甲斐守及毛利壺岐守食之
豐後豐後붕고 豐州 上管八郡 日田球珠直入大野海部大方 速見國崎 四方三日程。桑麻多。衣服充。五穀唐物 多。中上國也。○ 福原右馬助及大田飛彈守及毛利民部大輔及中川修理大夫秀 成及早川主馬頭長政及竹中源介等食之。右馬助後爲僧土削。
肥前肥前히젼 肥州 上管十二郡 基諱養父三根小城府神奇 佐賀松浦杵島藤津彼杵葛木高來 南北五日程。土 厚種生百倍。桑柘農衣厚。魚鳥備食。中上國也。○ 龍藏寺爲大姓食其土。唐船,琉球,南蠻,呂宋等商船往來不絶。唐津,名濩屋等地則寺澤志摩守政 成食之。因爲水路奉行。主管我國人往來接待等事。平戶島則松浦法印食之。楊川立橘左根者亦 食肥前之一隅。地小而兵強云。
肥後肥後힝고 肥州 大管十四郡 玉名山鹿山本菊池阿蘇合志 託摩球磨飽田府益城宇土八代天草葦北 四方五 日程。材木柴薪饒。五穀魚鱉紙綿多。大中國也。○ 加藤主計淸正及小西攝津守行長分食之
日向日向▒웅가 向州 中管五郡 臼杵兒湯府那珂宮崎諸縣 四 方三日程。桑麻五穀平均。乏飢寒。中中國也。○ 島津 兵庫義弘食之
大隅大隅우수미 隅州 中管八郡 大隅菱刈桑原贈於府始羅 始又作姑 肝屬 又作附駒路熊尾多禰島郡外也在海中 東西二日程。雖 爲小國。食類豐。魚鱉類多。紙帛殊饒。中上國也。○ 義弘食之
薩摩薩摩사주마 薩州 中管十四郡 出水高城薩摩日置伊佐 阿多河邊款娃指宿結黎溪山興小島鹿兒島甑島 四方二日程。雖小國。隣唐。故備器用之。雖然無桑麻 之衣服。中上國也。○ 義弘食之○市肆太半唐人。唐船蠻船。無日不往來住泊。
壹岐壹岐이기 壹州 下管二郡 壹岐石田 四方一日程。此州與 對馬曰二島。西戎來侵。故勸淸守佐備。貢皆異 珍也。○ 松浦法印食之。幷食肥前之平戶島。
對馬對馬주시미 對州 下管二郡 上縣下縣 四方一日程。離日 本地。故號爲島。有異珍之類。勸淸神隨唐。是故被 置探題職。小下國也。○ 羽柴對馬守義智食之
羽柴者。秀吉之本姓也。秀吉以義智爲入寇我國 之嚮導。故賜其姓以賞其功。平調信者。義智之家 老也。倭人稱楊川下野守。主一島居守之事。玄蘇 者。義智之謀主僧也。倭人稱安國寺西堂。僧官名 主 我國書啓等事。其邑稱芳津。形勢雖好。而絶與倭 城郭不同。居大山之下大海之口。無高城深池可 以防守。四面皆山坂岑蔚。有急則只足以竄匿而 已。東距壹岐島。必待盡日風可渡。南距平戶島。稍 近於壹岐。而風浪益惡。西距豐崎。陸行則二日。船 則順風一日。櫓行二日。自豐崎西距我國海面。只 是半日風。其山東西長而南北短。其土磽确。水田 無一畝。蔬菜牟麥。盡種之沙石之上。長不滿數寸。 在平時。只通我國之關市。以資生理。黑角胡椒等 物。自南蠻出來。獺皮狐皮等物。在倭國無用。故此 奴賤買於虜中。而貴賣於我國。若紗羅綾段罽布 金銀。則其國之所重。故不得轉賣於我國。其女子 多着我國衣裳。其男子幾解我國言語。稱倭國必 曰日本。稱我國必曰朝鮮。未嘗專以日本自處。在 平時則蒙利於我國者多。日本者少。故自將倭至 卒倭。戴我國之心。勝於附日本。常以道路迂遠。風 濤險惡。告深處之倭。及秀吉幷呑六十六州。義智 懼罪。遂賣我國。以媚秀吉而爲前鋒。秀吉割筑前 博多地以賞其功。馬島之將倭始得粒食爾。前則 惟食我國之賜米而已。然在倭京。猶未有家舍。擇 市樓之近其婦翁行長家者暫時賃泊。擯不與諸 將倭之例云。大槩深處之倭。銳毒有餘而不甚巧 詐。於我國之事。又不知東西。交兵八年。迄不識我 國邊將姓名。對馬之倭。銳毒不足而巧詐百出。於 我國之事。又無不周知。自平時擇島中童子之伶 俐者。以敎我國言語。又敎我國書啓簡牘之低昂 曲折。雖明眼者。倉卒則不能辨其爲倭書。我國無 釁則專意內附。倭奴盛強則賣弄我國。請爲嚮導。 其凶謀詐計。不一而足。邊將之撫御。若或失道。則 必復爲此奴之所誣矣。羈縻之策。早晩施之。則依北道野人宴享之例。監兵 使預其來期。聚會釜山東萊以待之可也。不必引入京城。煩費一路。使知都中虛實也。依北道野人 賞賜之例。略以土產。應其方物可也。不必輸嶺南田稅。以齎盜糧也。所持來黑角。丹木,胡椒,硫黃,狐 皮,獺皮等物。監兵使嚴勑釜山太守。隨其上中下折定價物。貿販於釜山以歸之可也。不必輸致京 城。勞弊人馬。許都人抑買。以結憤怨之氣也。其來貢之期。必也恒定月朔。使無無時往來之弊。來貢 之船。必也預定隻數。使無連船熒惑之患。館寘之處。一切呵禁守護。使姦細之民不得告邊備虛實。 使彼奴不得城池險易。約束旣定。防禁旣明。而加之以禮貌。撫之以恩信。則此奴將怛威赧德之不 暇。豈以不致京城。不賜歲米。爲怨哉。惟深處之倭。有犯順之謀。則許令無時來告。不拘貢獻之月。則此 奴欲取信於我國。以賞前日賣弄之罪。計必前期來告。請爲預備矣。待倭奴莫先於待馬島。待馬島 無出於此策。後之籌邊之士。備諳此奴之勢者。爲國家謀此奴。必知所擇矣。
此外又有永良部,平戶島,五島,七島,多彌島,一艘 島,甑島,八丈島。地方或有大於壹岐對馬者。
壬辰丁酉入寇諸倭將數 見上○將數復出而在上者已詳。故刪諸此。
有曰家康者。關東大帥也。今稱內府藤原源義定十 一世孫。義定嘗任關白。其子孫世居關東。食邑連延 八州。其人勇悍善戰。故擧國莫敢爭鋒。及家康之身。 秀吉始代信長。以家康據城不服。秀吉親往攻之。家 康以精兵萬八千人逆戰於相模。秀吉兵敗。遂與連 和。家康亦釋怨歸服。終身不失臣禮。其長子三河守。 智勇勝於家康。而家康愛其次子江戶中納言。欲以 爲嗣。其少子曰壹岐守。年甫十歲云。家康之年時六 十三。土地所出二百五十萬石。而實則倍之。田籍之上秀吉 者雖曰二百五十萬石。而其自先祖父及其身所加開墾者。不在此數。故曰倍之云。 深沈寡言。 狀貌豐厚。城府甚阻。在秀吉生時。頗得衆心。及代秀 吉。始不厭倭望。秀吉則攻城破敵。敵人旣服。卽忘讎怨。城池民社。一不侵奪。或以他邑附 益之。家康則暗行恩怨。一與反目則必置之死地而後已。故諸酋畏力面從。而無一人心服者云。
有曰輝元者。京西大帥也。壬辰之役。爲元帥者也。稱 安藝中納言。或稱毛利中納言。安藝者。州名也。毛利者。其姓也。 始百 濟亡。臨政太子乘船入倭國。爲大內左京大夫。倭人謂王 爲大內。故至今周防州有大內殿稱號。 都周防州。其子孫歷四十七世。 世爲倭官。襲其土地。輝元之先。乃其從者也。臨政之 裔。爲多多良氏。輝元之先。爲大江氏。後改毛利。臨政 之裔旣絶。輝元之祖代襲其土。都於安藝州之廣島。 物力之雄富。擬於倭京。其風俗視倭中稍厚。性頗寬 緩。多有我國人氣象云。輝元之年時四十八。食邑亘 京西九州。土地所出一百五十萬石。而實則過之。與 秀家壓於賊魁之令。不得任便。而斬劓我國人時。稍 存矜憫之意云。
有曰前田肥前守者。加賀大納言之子也。前田者。其姓也。 大 納言素與家康爵勢相等。秀吉臨死。屬秀賴於肥前 曰。汝與備前中納言秀家。奉秀賴居大坂。調護諸事。 汝一任之。秀吉旣死。大納言者亦以戊戌冬死。肥前 守襲越中,加賀,能登三州之地。奉秀賴居大坂。勢焰 不下家康。高起門樓。與大坂內城齊。潛與景勝,政宗,佐竹,秀家,淸正,越中守等。謀殺家康。共分 土地。歃血同盟。盟約已定。而退歸越中。石四治部少輔者。方被謫於家康。退在其私邑近江州。知其謀。潛 以書告家康。家康以己亥九月九日。托稱朝秀賴。乘虛入據大坂城。招肥前麾下。使毀其門樓。麾下皆曰。 吾主在外。未敢聞命。死一耳。死於違內府之令。無寧死於違吾主之命乎。家康怒益甚。秀家於肥前爲妻 甥。往諭肥前麾下。使之撤去曰。爾主有言。吾任其責。家康遂令其關東諸將。塞肥前上倭京之路。又令石 田治部少輔。截守近江州要害。肥前守者亦修改城隍。爲固守之計。間日託稱田獵。領精兵數萬。出沒於 越中越後等地。景勝等陰結盟援。群倭勸家康許和。家康恐其不聽。蓋其勢不戰則和。不和則戰。使和事 幸而不成。則醜奴方域。將化一戰場。我國之幸。豈可勝言哉。
有曰景勝者。今稱越後納言。世據越前中後三州之 地。及賊魁代信長。景勝戰敗請服。秀吉以出羽,佐渡。 移授景勝。而奪越後之地與掘里久大郞。景勝心不 能平。越後之民。亦欲得景勝爲主。及家康代秀吉。肥 前守與家康搆隙。景勝擅歸私邑。欲與肥前守連兵。 攻奪越後之地。久大郞大懼。數報家康。家康亦以根 本爲懼。數移書勸令還京。景勝不從。倭人皆曰。使景勝誠與肥前守 連兵。直擣家康根本。則家康欲歸救則恐淸正等一時俱起。兩京非己有。不歸救則根本先破。腹背受敵。 景勝等動無不濟。而惜其鈍懦也。必不能自奮發云。
有曰政宗者。世據陸奧一州。富貴傾倭國。及秀吉代 信長。政宗戰敗請服。金穀倍諸倭。而道路絶遠。北海 風高。舟楫又多覆敗。故在倭京人夫調度。半不及輝 尤等。政宗兇旱。比諸倭尤甚。殺其親兄親子。性又機巧。伏見城中無水。政宗設策激城外江水。作長 機直入秀吉內城。城中男女。至今賴之云。
有曰佐竹者。世據常陸等數州。至秀吉依舊。
有曰最上者。世據陸奧之一隅。至秀吉依舊。
有曰筑前中納言金吾者。秀吉之本婦姪。而輝元之 女壻也。秀吉嘗稱其姓曰木下。金吾冒其姓。亦曰木 下金吾。與若州小將勝俊及始路城主右衛大夫及 宮內少輔爲四昆季。而金吾居其末。少得幸於秀吉。 故得邑倍諸兄。庚子年其年甫十九。丁酉之役。爲元 帥屯釜山。賊魁多以失律鐫譙。蓋其性輕佻。喜怒無常。不及其諸兄遠甚。 舜首座者嘗敎金吾書。故知其爲人甚詳云。土地所出九十九萬石。
有曰備前中納言豐秀家者。秀吉之養女壻也。初以 赤松播摩守之麾下。附秀吉崛起。其先我國人也。據 備前一州。備中之半美作之半。邑于備前之岡山。兵 利卒銳。土沃財豐。壬辰之役。入京師南別宮。頗禁殺 掠。多生擒我國年少男子以歸。與家康積相猜怨。丁酉之後。又多顚妄。失 士卒心。庚子二月。其麾下怒秀家所爲。齊佩刀鎗。突前劫秀家曰。不改所行。禍且不測。秀家倉皇不知所 出。大谷刑部少輔聞之。邀秀家出。共一船下大坂。以故事皆已。首謀者數人。或自殺或逃走。其餘則置而 不問。家康幸秀家有釁。不治叛者之罪。群倭以此益少家康云。土地所出六十九萬石。
有曰義弘者。稱島津兵庫頭。島津者。姓也。兵庫頭者。武庫之長也。 世據 薩摩,大隅,日向等州。地近大唐及琉球,呂宋等國。唐 船蠻船。往來不絶。倭之來往天朝地方及南蠻者。路 必由此。唐貨蠻貨。充牣市肆。唐人蠻人。列廛比屋。義 弘武勇又冠諸倭。倭人皆曰使義弘居用武之地。雖 幷呑日本無難。其麾下極精勇。又皆世臣。及信長之 季。盡呑九州。西海一道摠九州。壹岐,對馬不數焉。 秀吉代立。親往爭之。 卒無成功。義弘自歸六州於秀吉。而只據前所有三 州。丁酉之役。其麾下鎭泗川。賊奴喧傳天兵以戊戌春圍泗川倭陣。大爲所敗。攻堅瑕堅。此之謂也。 己亥春。其家臣有受八萬石之地者有異謀。義弘設策賜之死。其子方在日向州。年十七。修城池十二所 以叛。義弘親往攻圍。暴骨如山。僅陷三城。金吾,淸正等請遣援兵。則義弘辭之曰。吾褊裨叛。吾當誅夷。豈 煩人援兵哉。叛者亦廣樹賂於家康等。冀得通和免死云。義弘之精兵健卒。太半傷死於一年之間。家康 等心喜之云。
其餘諸倭將。如崛尾氏,崛里氏,筒井氏,眞田氏,增田 衛門尉,石田治部,福島大夫,田中兵部,宮部,兵部,大 谷刑部,龍藏寺,生田,三左,衛門主計淸正,攝津守行 長,淺野彈正父子,岐阜中納言羽柴,出羽守少將勝 俊,佐野修理,阿波守家政,生駒雅樂父子,土佐守盛 親父子,黑田甲斐守藤堂,佐渡守加藤,左馬助長岡, 越中守等。所食土地多或至四五十萬石。小不下十 萬石。不及十萬石者。不能爲有無云。
賊魁秀吉。尾張州中村鄕人也。生於嘉靖丙申。貌寢 身短。狀如猿猴。遂以爲小字。生而右手有六指。及長曰。人皆五指。六指何用。 自以刀截去之。 父家素貧賤。爲農家傭芻草以爲生。壯歲自 奮發。爲前關白信長奴隷。未有以見奇。亡走關東。居 數年又來自首。信長赦其罪。使復其舊。秀吉刻己奉 公。不廢風雨晝夜。信長每令衆僕貿易市中物。必索 重價。價稍不稱。不能貿還。及使秀吉。輒以賤價市重 物。旋往旋返。信長大奇之。其實則秀吉覬信長恩遇。輒以己貨加一半。而衆僕 不識也。 及信長親擊北州之叛者。秀吉持槍突鬪。所向 披靡。信長遂割播摩州始路城。以賞其功。居頃之。又 陞筑前守。初稱其姓曰木下。名藤吉。或曰藤橘 及是改其 姓曰羽柴。因稱羽柴筑前守。倭奴例稱其始生之地村巷之名爲其姓氏。貴 則必改賤時所稱。賤則必改貴所稱。 信長末年。恣行刑殺。猜忌諸大臣。 人不自保。多修城繕隍。爲自固之計。有別所小三郞者據播摩。因播 以叛。信長使往。輒殺戮。秀吉自請往諭。信長許之。秀吉僅率親兵百餘人。旣至。舍諸城外曰。無煩汝等也。 吾當獨入。其下泣請曰。單騎入城。事且不測。請從之。以共休戚。秀吉笑曰。若較勝負則百餘殘卒。何異肉 投餒虎。若不較勝負則挺身獨入。亦可無患。遂乘單騎。辟刀槍。爲賈人之狀。以入城門。門者不禁。直至別 所帳前。突前執別所手曰。主公待公厚。公何苦而叛。今計莫如釋甲投兵。束身歸罪。則保不失富貴矣。別 所曰。釁隙已深。無及矣。別所麾下請殺秀吉。別所曰。彼爲吾計耳。何可殺。護送秀吉出城門。秀吉之下謂 秀吉已死。及其出門。莫不錯愕歡迎。回報信長。信長遂令秀吉往擊別所。別所兵敗。亡走西路。 輝元 時據山陽山陰十一州。不聽信長節度。信長又令秀 吉將兵擊輝元。輝元別將固守別城曰高松。以當秀吉兵衝。秀吉環城築土山。灌水攻城。 山益高而水益壯。城不浸者僅丈餘。而城守者志益固。 適日向守明知。弑殺信 長。告訃者倍日至。秀吉發書。惡其聞也。手刃告者於 幕下。攻城益急。佯示閑暇。有安國寺者。輝元之謀主僧也。秀吉貽書請見之。安 國寺者聞命卽來。秀吉延入帳中曰。城陷在朝夕。然吾不忍數萬人命。盡爲魚肉。若城主決腹自死。吾當 罷兵連和。安國寺者入告城主。城主卽乘單舸。自決於江中。 卽與輝元釋憾修睦。 而捲兵東上。日向守親率諸軍。逆戰於攝津州之山 崎。在大坂伏見之間。宇治河口。 勞逸旣懸。衆寡又絶。而秀吉氣益 壯戰益力。親斬日向之頭於萬衆之中。其衆不戰自 潰。秀吉擁衆入城。求信長屍所在。持其頭上山寺。齋 蘸三七日。時一國無主。衆情疑懼。而秀吉行之晏然。 略無顧忌。諸大臣莫敢出聲。攻殺不附己者殆無虛 日。紀伊之民聚衆叛。連營數十里。秀吉親往滅之。島津兵庫頭義弘。世據薩摩等三州。乘國內有變。幷 呑九州一島。秀吉又往攻之。義弘只據前所有三州。而盡獻其餘。家康據關東八州。觀望成敗。秀吉親往 擊之。反爲所敗。遂與家康連和。家康亦折身事之。一依臣妾之禮。輝元聞之。亦獻備前等二州。 六十 六州旣定。對馬守義智。因攝津守行長。請爲寇我國 嚮導。行長遂以女妻義智。以義智入見秀吉。秀吉大 喜。賜義智以其姓曰羽柴。我國使臣之來。秀吉使倭僧兌長老,哲長老等。爲復 書。使明書動兵之狀。其下皆曰。姑以善辭復其書。而出其不意可也。秀吉曰。是何異於斷睡人之頭乎。今 且直書。使彼豫爲之備。然後往決勝負可也。○中朝人許宜後。漂泊薩摩州。賣藥爲生。詳書倭中陰事。以 報天朝。隣居唐人。潛竊其書。告淺野彈正。彈正告秀吉。生致宜後於倭京。左右皆請烹之。秀吉曰。彼是大 明人。爲大明告日本事。理無不可。且出人不意。實非吾心。使大明豫爲之圖。未爲不可。況自古帝王。盡起 草昧。使大明知吾素賤。亦非害事。置宜後不問。反謂告密者曰。汝亦大明人而敢訴大明人。汝乃凶人也。
壬辰年。遣群倭入寇我國。僭謂幷呑之勢。指日可成。 及行長敗於平壤。而群賊退屯嶺徼。賊魁大怒。親率 群倭。以癸巳三月下九州。築新宮於肥前之名護屋。 爲久駐督戰之計。聲言俟湖嶺畢定。親渡釜山。適聞 其母病死。倍道東還。當時倭將之跋扈者。已有殺金 亮立烏祿之議。而不幸早歸。其謀不遂云。琉球一國。最近薩摩 州。島嶼錯峙。水路甚便。秀吉欲移兵擊琉球。薩摩守義弘甚恐。重賂秀吉之寵臣石田治部少輔者。使言 於秀吉曰。琉球爲國。只有兩海島如彈丸。別無珍器寶貨。不足以勞民動衆。又引琉球人。齎書載方物。以 謝秀吉。秀吉乃已。 京西諸倭。旣疲於我國。秀吉又欲疲京東 諸倭。悉聚東倭士卒於山城州伏見里宇治河上。距 王京十里築新城。夷高山絶頂。占爲宮室。未幾地大 震。城舍盡傾。又占新城於舊城之東。一依前制。環外 城築室。以居諸寵臣。增田衛門正居其南。石田治部 少輔,淺野彈正居其西。長束大藏頭,德善院玄以等 居其北。大野修理大夫居其東。家康,輝元以下諸將 倭第舍又環其外。引江水注之城東門。深可二十餘 丈。四面空地。列植松檜。不數月。成南山之薈蔚。移山 塡海。走石飛木。責成於叱咤顧眄之間。廣廈數十間。 不煩撤毀。而擔載人肩。移東就西。日常扶杖荷鍤。親自 董役。雖祁寒盛暑不避。家康等奔走服役。發聲助力。 有同奴隷。秀吉斃後。嘗値伏見爲空城。隨倭僧潛入其城中。則五步一寺。十步一閣。連延回互。 迷不知路所從。雖神運鬼輸。有不可以歲月畢工。而未滿一年。板築已畢云。此奴之虐使其民。倭人之能 任力役。盡可想見矣。 先是賊魁無子。養其妹之子爲己子。及賊 魁自稱大閤。稱其養子曰關白。分伊勢尾張等州以 爲其采。及至壬辰年冬。秀吉之嬖妾生男子秀賴。或云 大野修理大夫者得寵於秀吉。常出入臥內。潛通秀吉之嬖妾所生也。 秀賴旣生。關白 內自疑懼。潛懷異圖。石田治部者又從而媒孼之。秀 吉使關白自決。關白亡走紀伊州高野山。剃髮爲僧。 秀吉卽所在又賜之死。倭法負死罪者。失土爲僧則例置不問。而獨秀吉必殺關 白而後已云。 圍關白第。盡殺其從官。贖其第與加賀大納 言。內難甫定。而寇我國之師又無功。家康等以再擧 爲失計。石田治部者常曰六十六州足矣。焉用窮兵 於異國爲。惟淸正獨以再擧爲便。秀吉曰。年年發兵。盡殺朝鮮人物。使 朝鮮爲空地。然後移西路之人使居朝鮮。移東路之人使居西路。十年之後。必有成功矣。 再擧之 議遂決。令諸倭之入寇者曰。人有兩耳。鼻則一也。宜 割朝鮮人鼻。以代首馘。一卒各一升。鼻數者準然後可許生擒。 諸倭依令。 各割我國人鼻。沈之以鹽。送于秀吉。秀吉旣閱視之。聚埋于北郊十 里許大佛寺之傍。高作一丘陵。血肉之慘。擧此可見。 戊戌五月。諸倭等。自嶺海 盡撤還。惟淸正,行長,義弘,義智,申斐守等十餘陣獨 留我國。賊魁盡屬其諸將而告之曰。朝鮮之事。迄未結 末何也。家康等皆曰。朝鮮大國也。衝東則守西。擊左 則聚右。縱使十年爲限。了事無期。賊魁泣曰。公等以 我爲老矣。我之初志。以天下爲無難事。今老矣。死亡 無幾矣。與朝鮮休兵議和如何。其下皆曰幸甚。其容 貌辭氣。侮慢倨肆。想見不覺痛心切骨。然講和之義。 已出於未死之前矣。性甚姦猾。專以謔浪笑敖。戲玩群下。侮弄家康等如弄嬰兒。又 喜爲沽漿賣餠之狀。使家康等作行人買食之態。一文一鐺。戲爲計較。又專以權謀術數。制馭諸將。嘗出 令曰。今夜宿于東則入昏便在西。蓋曺操疑塚之餘術也。嘗出獵。詐死良久。群從倉黃失措。其大臣晏然 不動。已知其詐也。良久陽爲復甦之態。 自戊戌三月晦得疾。自知其必 死。召諸將托以後事。使家康室秀賴之母。攝其政事。 待成立然後還政。使加賀大納言之子肥前守爲秀 賴乳父。與備前中納言秀家。終始奉秀賴居大坂。又多 養他人女爲己女。稍有權力者。盡以婚媾籠絡。又以金銀土地重賞賜之。以留其後恩。而絶其後望。使家 康之子江戶中納言之女爲秀賴之妻。大坂者。西京也。在攝津州。伏見者。東京也。在山城州。 大坂 形勢。比伏見尤勝。故使家康領率東諸將居大坂。以 扞西諸將之謀逆者。使輝元領率西諸將居伏見。以 備東諸將之生事者。因令撤毀大坂市肆。廣修城池。 蓋倭奴之性。囂然好生事。燕處一兩月。則必生作亂之心。故力役不休。盡其筋力。以銷其銳毒之氣云矣。 賊魁旣死。諸倭歃血同盟。期共戴幼子。故內變不作。 厝賊魁遺骸於大佛寺之上。作金殿其下。極其壯麗 焉。紀伊州熊野之民謀叛。家康等遣將勦滅之。蓋賊魁之餘威。猶震乎國中。而權謀術數。有以籠絡故 也。然權謀術數。豈能終制人手足。而術中之隱禍。久必橫生云矣。 家康等令石田治 部少輔。往招義弘,淸正,行長等。居數日。淸正送飛使 來告急。治部者亦留肥前不敢渡。家康等欲遣援則 無肯行者。不欲遣則恐其敗沒。藤堂佐渡守者獨請 行。喜而許之。未幾飛報又來曰。唐兵圍泗川倭義弘陣。義弘佯敗入城。城門不閉。唐兵闌入 城中。義弘縱兵突擊。入城者無噍類云。群倭聞之。稍有生氣。倭奴喜誇張。首級虛實。未可知矣。 臣以 倭奴之形勢觀之。則爲我國之計。不可不洞燭賊奴 之情狀。爲操縱伸縮之宜。故於是時。備書倭奴形勢。 濫畫三策。共謀資送舌人。乘往來倭船。使之上達于 疆域之外。舌人未及發。而群倭盡撤還。戊戌年臘月 望後。淸正與甲斐守先到倭京。行長及義弘。以臘月 之末。追到倭京。淸正先至。笑行長之懦怯。行長旣到。則又宣言曰。淸正不待朝鮮王子。焚 營遽退。使和議一事。敗於垂成。我與島津。領唐質官。從容殿後來。我爲怯乎。淸正爲怯乎。輝元等。以和事 不成。歸咎於淸正。右淸正者亦以行長之貳於我國爲咎。論議紛紜。釁隙益深。 石田治部少 輔者。賊魁之甚寵臣也。食邑在近江州。膏腴甲倭國。 與增田衛門正,淺野彈正,德善院玄以,長束大藏頭 等爲五奉行。專執國論。丁酉役還。福原右馬助者。因 治部以逗撓不進。盡訴諸將。阿波守,甲斐守,佐渡守, 淸正,主馬頭長政,竹中源介等。竝被謫。賊魁奪主馬 頭及源介等豐後六萬石之地。以賞右馬助。及淸正 等盡撤還。因賊魁之已斃。必欲構殺右馬助而後已。 治部之黨亦救右馬助。黨與益分。家康與淸正及長岡越中守,福島大 夫,甲斐守,阿波守,佐渡守,淺野彈正父子等爲一黨。諸小將不可勝數。輝元與備前中納言,筑前中納言, 石田治部,增前衛門正,常州之佐竹,奧州之政宗及最上出羽之景勝,長束大藏,島津義弘及行長等爲 一黨。附者益衆。晨夜聚謀。有同鬼蜮。 己亥正月十二日。家康稱賊魁遺 令。送秀賴居大坂。身留伏見。變萌將作。一日屢驚。市 肆半撤。至閏三月初九日。淸正等領甲兵上伏見。倭曆 有閏三月故曰閏三月 欲攻治部。輝元之謀主僧安國寺者說 輝元曰。關白攝政。但一人耳。人臣之富貴。莫踰於公。 戰欲何爲。輝元心然之。遂令安國寺往說家康。家康 許之。長束大藏者。治部之婚家也。亦說治部。使往謝 家康。輝元等遂推家康爲盟主。使入居伏見城。以治 部權首也。質其子于家康。家康黜治部于其食邑。以 右馬助禍的也。奪其土地。還付主馬頭等。右馬助者 剃頭髮爲僧。更名曰綠雲。創山寺居之。蓋其氣象酷 似春秋戰國之世。治部者。禮部也。少輔者。員外郞也。
淸正者。性本凶鷙。故勸家康攻治部。因欲作亂。及家 康與治部釋憾。旣不得逞其禍心。多出忿言。遂畔家 康。與前田肥前守 備前中納言,中將政宗,長岡越中守,黑田甲斐守,淺野彈正父子。 等刺血同盟。期共滅家康而分其地。不參其謀者。惟輝元,金吾等五 六人。盟約已定。而地醜德齊。莫相統屬。肥前守,淸正等。太半告歸私邑。 己亥九月九日。 家康朝秀賴於大坂。肥前之黨豫知之。將伏兵道左 以邀之。土肩勘兵者請身刺家康。石田治部者旣與 淸正等有隙。又欲求媚於家康。潛以書告家康。家康 以問彈正。彈正固諱之。初秀吉之養子關白爲秀吉所殺。彈正以關白之黨。被逮 將死。家康力救得免。故家康以心腹待彈正。及是首問彈正。彈正已與肥前有盟。故匿不以告。 次問 衛門正。答曰吾亦聞之。餘在肥前守下 家康大怒。使彈正自 決。彈正曰秀賴雖小主也。秀賴賜吾死。吾當聞命。內 府雖大班也。內府賜我死。我不可從。家康遂逐彈正 使歸其邑甲斐州。家康又以秀吉之遺命。欲室秀賴 之母。秀賴之母方與大野修理等通有身。故辭不從。 家康益怒。執修理竄于關東。又賜死於道中。執土肩 勘兵。又竄于關東。使其關東諸將。領兵甲守肥前上 來之路。身居大坂。以鎭危疑。使其長子三河守,少子壹岐守。留守伏見城中。 中子江戶中納言守關東根本。 急招歸郡諸倭。將以觀其去就。附家 康者欲求媚。忤家康者欲自明。一時進道。惟淸正聞 命退伏。越三月乃上來。越中守者。繕丹後私城曰。守 此足矣。焉用內府爲。當是時也。輝元若搖一足則勝 敗立決。而二酋旣睦。諸倭莫敢動。因使備前中納言, 筑前中納言往鎭伏見。備前者辭曰。大閤遺命肥前 守及我二人。共戴秀賴守大坂。言猶在耳。未敢聞命。 家康固拒不聽。秀家不得已移駐伏見。始秀吉賜諸倭第舍於王 京,伏見,大坂三處。使隨身往來居之。及家康居大坂。諸倭一時下去。伏見一空矣。 家康私邑 在關東。自關東至倭京。遠地則不下二十日程。近地須費十五日。 輝元私邑在山 陽山陰。自山陽山陰至倭京。遠地則不下十五日程。近地須費七八日。 倭人皆曰。自 關東至倭京。家康可以米斛作陸路。自山陽山陰至 倭京。輝元可以銀錢作海橋。古之所謂燕趙之收藏。 韓魏之經營。不能遠過。其餘諸倭。視兩倭萬萬不敵。 而次次推之。槩可想見。一千石之地養精卒五十人。一萬石之地養精卒五百人。 甲兵之數。據穀數可知。 家康,輝元,景勝,佐竹,政宗,最上,義弘,龍 藏寺,生田,崛尾,崛里,筒井,眞田,土佐之盛親,讚岐之 雅樂。則土地皆世襲。部曲皆世臣。主將戰敗自裁。其 下盡自引決。五百義士之死田橫。特一等閑事。古之所謂 桓文之節制。齊楚之技擊。無以踰此。 其餘諸倭。皆以傭奴下賤。因秀吉 崛起。以膂力勇悍。自致富貴。土地皆新得。部曲皆烏 合。雖大如秀家,金吾。勇如淸正,長岡。主將戰敗自裁。 則其下或散或降云。嘗問倭將倭卒曰。好生而惡死。 人物同此心。而日本之人。獨樂死惡生何也。皆曰。日 本將官。搉民利柄。一毛一髮。不屬於民。故不寄口於 將官之家。則衣食無從出。已寄口於將官之家。則此 身非我身。一名膽薄則到處不見容。佩刀不精則人 類不見齒。刀槍之痕在面前。則指爲勇夫而得重祿。 在耳後則指爲善走而見擯斥。故與其無衣食而死。 不若赴敵而爭死。力戰實爲身謀。非爲主計也。蓋其 蛇虺之毒。虎狼之貪。阻兵安忍。囂然好戰之心。不惟 得之天性。慣於耳目。而其法令又從以束縛之。賞罰 又從以驅使之。故其將太半奴材。而皆能得人死力。 其卒太半脆弱。而皆能向敵爭死。滿萬不能敵者。此 奴之謂也。而況於數十餘萬乎。天下之禍。例生於所 忽。我國之防備野人。設南北二兵使。皆以二品重秩。 設西北二評事。皆以名望文官。至湖嶺邊將則循例 而已。二品重秩。名望文官。無補於防禦。而其輕南重 北則擧此可知。竊嘗以爲百萬野人。不敵十萬倭卒。 而國家之輕南重北。未知其故。謀之於心。詢之於倭。 則數百年前倭國法令。槩與天朝及我國無異。貴家 之有私奴。凡民之有私田。守宰之更遞。科目之取材。 大略相同。蓋數千里一樂國也。而自關東將軍賴朝 爭戰以來。遂成一戰國。其所謂砲手者。在前無之。只 以槍劍爲長技而已。退計五十年前。南蠻船一艘漂 到倭中。滿載砲矢及火藥等物。倭人從此學放砲。倭 性伶俐善學。四五十年之間。妙手遍一國。今之倭奴。 非古之倭奴也。而我國之防禦。又非古之防禦也。則 疆域之憂。不可不百倍於前日。伏願繼今以往。痛革 輕南重北之弊。一以結人心壯邊維。擇邊將修城隍。 理舟楫謹烽火。訓軍卒修器械爲務。不勝幸甚。大槩 禦戎與救荒一樣。救荒只有兩說。一是感召和氣以 致豐穰。其次只有儲蓄之計。若待他飢餓時理會。更 有何策。禦戎亦有兩說。一是春秋有道守在西夷。其 次只有壯邊之計。若待他衝突後理會。更有何謀。 小臣自來倭京。欲得倭中虛實。間日與倭僧相接。其 中解文字識事理者。不無其人。有醫師意安理安者。 數來見小臣於琅璫中。又有妙壽院僧舜首坐者。京 極黃門定家之孫。而但馬守赤松左兵廣通之師也。 頗聰明解古文。於書無不通。性又剛峭。於倭無所容。 內府家康聞其才賢。築室於倭京。歲給米二千石。舜 首座者捨室不居。辭粟不受。獨與若州小將勝俊左 兵廣通遊。廣通者。其國桓武天皇之九世孫也。篤好六經。雖風雨馬上。未嘗釋卷。而其性鈍魯。 舍其諺譯則不能讀一行云。 舜首座者嘗曰。日本生民之憔悴。未 有甚於此時。朝鮮若能共唐兵弔民伐罪。先令降倭 及舌人。以倭諺揭榜知委。以示救民水火之意。師行 所過。秋毫不犯。則雖至白河關可也。若以倭人之殺掠 朝鮮人物。換手於此。則雖對馬不濟矣。又問臣以我國科擧節次 及春秋釋奠。經筵朝著等節目。臣答以草茅之人。未及豫聞。但告以科擧釋奠等大槩。僧必憮然長嘆曰。 惜乎。吾不能生大唐。又不得生朝鮮。而生日本此時也。吾於辛卯年三月下薩摩。隨海舶欲渡大唐。而患 瘵疾還京。待病少愈。欲渡朝鮮。而繼有師旅。恐不相容。故遂不敢越海。其不得觀光上國亦命也。 又 曰。日本將官盡是盜賊。而惟廣通頗有人心。日本素 無喪禮。而廣通獨行三年喪。篤好唐制及朝鮮禮。於 衣服飮食末節。必欲效唐與朝鮮。雖居日本。非日本 人也。遂以臣事語廣通。廣通時相候問。而自以與淸 正,佐渡等有隙。絶不令佐渡家知。又嘗從我國士人 之在俘虜者及臣兄弟。求書六經大文。潛以銀錢助 臣等羈旅之費。以資歸路。又嘗得我國五禮儀書。郡學釋菜儀目。於其但馬私 邑。督立孔子廟。又制我國祭服祭冠。間日率其下習祭儀。 至今年二月初九日。佐 渡者自其私邑應家康命來伏見。大丘被擄人金景 行稍解書倭諺。臣等倩其人以倭諺書贈佐渡曰。十 口空養。爾無所益。四年孤囚。我不如死。倘不欲殺則 願許出門。不許出門則生無所欲云。則倭僧慶安力 勸佐渡曰。思親懷土。彼此一樣。倘許出門。或有歸便。 佐渡者卽將臣一家出其門外。臣收合我國士人之 曾結約束者。引出篙卒之在倭家者。收前後所得銀 錢。潛買一船及船糧。異國之人。獨經虎穴千里。恐有 意外不測之患。遂往見舜首座及廣通。願借力出彊。 則廣通求寺澤志摩守書。以備關市之譏察。舜首座 且許篙師一人。以敎水路。至對馬乃許其還。臣遂率 臣家屬十人。被擄士人及篙卒其妻女竝三十八人 同船。四月初二日發倭京。船卒齟齬。風勢又不利。五 月十九日。始到釜山。被擄人欲出來者。例以馬島爲 鬼門限。故臣爲一檄開陳而曉告之。勖以歸正之義。 使無以馬島爲疑阻矣。
自賊中聞見錄至此。乃庚子歸國日所封進者。
评论
发表评论